2024年二级建造师市政 每日一练(1.11)
大题
一十一、
某城市热力管道工程,施工单位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平面控制网点和城市水准网点,按照支线、支干线、主干线的次序进行了施工定线测量后,用皮尺丈量定位固定支架、补偿器、阀门等的位置。在热力管道实施焊接前,根据焊接工艺试验结果编写了焊接工艺方案,并按该工艺方案实施焊接,在焊接过程中,焊接纵向焊缝的端部采用定位煜,煜接温度在一1℃以下焊接时,先进行预热后焊接,焊缝部位的焊渣在焊缝未完全冷却之前经敲打而除去。在焊接质量检验过程中,发现有不合格的焊接部位,经过三次返修后达到质量要求标准。
【问题】
1.施工单位在管线工程定线测量时有何不妥之处?并改正。
2.焊接工艺方案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3.判断该施工单位在焊接过程中和焊接质量检验过程中存在哪些不妥之处?并改正。
4.热力管道焊接质量的检验次序是怎样的?
【答案】
1.施工单位在管线工程定线测量时的不要之处。(1)不要之处:按照支线、支干线、主干线的次序进行施工定线测量。正确做法:应按主干线、支干线、支线的次序进行施工定线测量。(2)不妥之处:用皮尺丈量定位固定支架、补偿器、阀门等的位置。正确做法:管线中的固定支架、地上建筑、检查室、补偿器、阀门可在管线定位后,用钢尺丈量方法定位。
2.焊接工艺方案应包括的主要内容。(1)母材性能和焊接材料。(2)焊接方法。(3)坡口形式及制作方法。(4)焊接结构形式及外形尺寸。(5)焊接接头的组对要求及允许偏差。(6)焊接电流的选择。(7)检验方法及合格标准。
3.施工单位在焊接过程中和焊接质量检验过程中存在的不妥之处。
一十二、
某公司中标承建日消纳量为200t的大型城市垃圾填埋场工程,地点位于城郊山坳。该垃圾填埋场的结构由下往上依次为基础层→土工布→HDPE 膜→GCL 垫→渗沥液收集导排系统。垃圾填埋场的渗沥液依地势排入邻近的污水处理厂,进水井为跌水方式,水面落差 5.0m,采用预制沉井法施工。施工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编制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按照规定获准后组织实施。在当地建设主管部门检查中,项目部未能提供沉井专项方案论证报告,污水处理厂设有曝气池、沉砂池、沉淀池、二次沉淀池、格栅等设施。该污水处理厂的污水经过二级处理后,BOD5的去除率达到85%以上,认为达到了排放标准而予以排放。该垃圾填埋场在运输垃圾时引发了沿线居民抱怨。
【问题】
1.请改正该垃圾填埋场结构设计的错误之处。
2.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3.背景资料中所列的污水处理厂设施,哪些属于一级处理流程设施?哪些属于二级处理流程设施?
3.该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后的污水是否达到了排放标准说明理由。
4.沿线居民的抱怨说明项目部的工作存在哪些不足(请至少列出三项)
【答案】
1.垃圾填埋场的结构由下往上应依次为:??基础层→GCL 垫→HDPE 膜→十工布→渗沥液收集导排系统。
2.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工程概况:②施工总体部署;③施工现场平面布置:④施工准备:⑤施工技术方案:⑥主要施工保证措施。3.一级处理流程设施:沉砂池、沉淀池、格栅。
3.二级处理流程设施;曝气池、二次沉淀池。
4.污水处理厂经过二级处理后,未达到排放标准。理由:污水经二级处理后,BOD5 去除率应达到 90%以上,二沉池出水能达到排放标准。
5.不足之处:①运输垃圾的通道选择不尽合理,应尽可能远离居民生活区;②运输垃圾封闭措施不当,检查管理不到位;?③垃圾车未清理,导致沿线路段脏乱。
一十三、
A 公司中标某市地铁车站工程。车站为地下三层三跨箱形框架结构,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车站主体基坑长度约212m,宽度约21m,基坑平面呈长方形,开控深度为25m,围护结构标准段为800mm厚的地下连续墙加9道中609钢支撑。地下平均水位在地面下 10m。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1:A公司项目部采用井点降水四周环形布置,井点管距坑壁不小于 0.5m,入土深度至基底位置。事件 2:项目部拟确定的壁式地下连续墙流程如下:开挖导沟→A→开挖沟柚→清除槽底淤泥和残渣→B→吊放钢筋笼→下导管→灌注水下混凝一→C.
事件 3:基坑开挖过程中,监测单位监测到坑底出现过大隆起,经分析认为是(1)由于基底不透水土层自重无法承受下承压水头压力而产生;(2)围护结构插入坑底土层不足。项目部采取了加深围护结构入土深度、坑内井点降水措施。
【问题】
1.请指出事件1中应降水到达的位置。该工程降水井布置有不妥之处,请指出并改正。
2.指出事件2 中 A、B、C工序的名称。
3.事件3中一般通过监测什么来反映基坑土体隆起情况?补充项目部保证基坑坑底稳定的方法(2条)。
【答案】
1.请指出事件1中应降水到达的位置。该工程降水井布置有不妥之处,请指出并改正。答:(1)应降至基坑底标高以下不小于 0.5m处。(2)井点管距坑壁不小于 0.5m 错误,应不小干1m.(3)井点管入十深度至基底位置错误。因为降水需降至基底以下 0.5m,所以井点管入土深度应至少超过基底深度以下 0.5m。
2.指出事件2 中 A、B、c工序的名称。答:A--修筑导墙:B--吊放接头管:C--拔出接头管。
3.事件3中一般通过监测什么来反映基坑土体隆起情况?补充项目部保证基坑坑底稳定的方法(2 条)。答:立柱变形。坑底土体加固、适时施作底板结构。
一十四、
某大型顶进箱涵工程为三孔箱涵,箱涵总跨度22m,高5m,总长度33.66m,共分三节,需穿越5条既有铁路站场线:采用钢板桩后背,箱涵前设钢刃脚,箱涵顶板位于地面以下 0.6m,箱涵穿越处有一条自来水管需保护,地下水位于地面以下 3m处。箱涵预制工作坑采用放坡开挖,采用轻型井点降水。项目部编制了轨道加固方案,采用轨末梁加固线路,以保障列车按正常速度行驶:制订了顶进时对桥(涵)体各部位的测量监空方案,经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按原进度计划,箱涵顶进在雨李施工前完成。开工后,由于工作坑施工缓慢,进度亚重拖后,预制箱涵达到设计强度并已完成现场线路加固后,顶进施工已进入雨季。项目部加强了降排水工作后开始顶进施工。为抢进度保工期,采用轮式装载机直接开入箱涵孔内铲挖开挖面土体,控制开挖面坡度为1:0.65,钢刃脚进土 50mm,根据土质确定挖土进尺为0.5没,并且在列车运营过程中连续顶进,箱涵顶进接近正常运营的第一条线路时,遇一场大雨。第二天,正在顶进施工时,开挖面坍塌,造成了安全事故。
【问题】
1.本工程工作坑降水井宜如何布置?根据背景资料,在顶进作业时应做哪些降水工作?
2.箱涵穿越自来水管线时可采用哪些保护方法?
3.指出项目部编制的轨道加固与测量监控方案及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并写出正确做法?
4.结合项目部进度控制中的问题指出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5.指出加固方案和顶进施工中存在的引起列车颠覆的隐患?
6.依据背景资料分析开挖面坍塌的可能原因有哪些?
【答案】
1.(1)根据背景资科介绍箱涵工作坑属面状基坑,降水井宜在坑外缘旱封闭状态布置,距坡线 1-2m。(2)顶进作业应在地下水位降至基底以下0.5-1.0m 进行,雨季施工时应做好防洪及防雨排水工作。
2.箱涵穿越自来水管线时可采用暴露管线和加强施工监测等保护法。
3.项目部编制的轨道加固与测量监控方案及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及正确做法具体如下:(1)问题:大型箱随采用轨束梁加固。正确做法:大型即跨径较大的箱涵可用横梁加盖、纵横梁加固、工字轨束梁及钢板脱壳法。(2)问题:仅对桥(涵)体各部位监控量测。正确做法:在顶进过程中,应对线路加固系统、桥(涵)体各部位、顶力系统和后背进行量测监控。(3)问题:方案批准手续不正确。正确做法:测量监控方案应纳入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中,施工组织设计必须经上一级批准,有变更时要办变更审批。
4.根据项目部进度控制中的问题应采取的控制措施包括:(1)项目部应逐级落实施工进度计划,最终通过施工任务书由班级实施:(2)应监督进度计划的实施,当发现进度计划执行受到干扰时,采取调度措施:(3)实施进度计划中出现偏差时应及时调整。
一十五、
某供热管线暗挖隧道工程,长2.8km,断面尺寸3.8mx3.0m,埋深6m。隧道穿越砂土层和部分砂卵石层,除局部有浅层滞水,无需工程降水,承包人A公司通过招标将5#~6#井段穿越砂卵石层地层长318m的隧道开挖及初次支护分包给B专业公司。B公司依据公司的施工组织设计,进场后由工长向现场作业人员交代了施工做法和要求,随后开始隧道暗挖支护的施工。施工中B公司在掘进到76m时,发现开挖面有活水且土质松散,有塌方隐患。B公司立即向A公司汇报。经与设计、监理现场商定,决定采用在上台阶开挖面补打注浆管注浆加固地层措施。B公司采用劈裂注浆法,根据以往经验确定注浆量和注浆压力,注浆过程中地面监测发现地表有隆起现象。随后A公司派有经验的专业人员协助B公司现场解决技术问题。质量监督部门在施工过程监督检查时,发现A公司项目部工程资料中初期支护资料不全,部分暗挖资料保留在分包人人员手中。
【问题】
1.暗挖隧道施工前的技术交底是否妥当?如不妥,请写出正确做法。
2.B 公司采用劈裂注浆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应采取什么方法?哪些浆液可供选择?
3.分析注浆过程地表降起的主要原因,给出防止地表隆起的正确做法。
4.说明 A、B公司在工程资料管理方面应改进之处。
【答案】
1.不妥当。正确做法: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应对承担施工的负责人及分包人全体人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技术交底资料应办理签字手续并归档。
2.不正确。注浆施工应根据隧道土质条件选择注浆方法,在砂卵石地层中应采用渗入注浆法,不宜采用劈裂注浆法。注浆浆液可选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
3.主要原因:注浆量和注浆压力按以往经验确定不符合注浆技术要求。正确做法:应经现场试验确定该地层的注浆量和注浆压力,并严格进行监控量测,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4.A 公司作为总承包人应负责资料的汇集,并随施工进度及时整理所有有关的施工技术资料,B公司分包人应按合同约定主动向总水包人移交有关施工技术资料,保障工程资料的完整性。
点击客服在线,免费获取更多考试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