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甲施工单位由于施工需要大量钢材,遂向乙供应商发出信函,要求其在一个月内供货,但数量待定。乙回函表示一个月内可供货2000吨,甲未作表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该供货合同成立
B. 该供货合同已生效
C. 该供货合同效力特定
D. 该供货合同未成立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一项有效的承诺应具备基本的构成要件:
一是承诺须由受领要约的相对人作出;
二是承诺的内容须与要约的内容一致,如果承诺对要约内容进行实质性变更的,不构成承诺,而视为一项新要约或反要约;
三是承诺须 于承诺期限内作出,否则也应视为新的要约;
四是承诺须向要约人或要约人的代理人作出。本案例中乙回复内容与甲发出的要约不一致,不构成承诺,视为新要约。故甲乙之间合同未成立。
2、当事人一方违约时,该合同是否继续履行,取决于( )。
A. 违约方是否已经承担违约金
B. 违约方是否已经赔偿损失
C. 对方是否要求继续履行
D. 违约方是否愿意继续履行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继续履行是指在违约方不履行合同时,强制违约方按照合同内容继续进行履行的违约责任承担方式。当事人一方未支付价款、报酬、租金、利息,或者不履行其他金钱 债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支付。当合同具备实际履行条件时,要求违约方按照合同约定内容继续履行,有利于实现合同订立的目的。
A. 违约方是否已经承担违约金:违约金是违约责任的一种承担方式,但并不影响非违约方是否有权要求继续履行合同。即使违约方已经支付了违约金,非违约方仍然可以选择要求继续履行合同。
B. 违约方是否已经赔偿损失:赔偿损失也是违约责任的一种承担方式,与是否要求继续履行合同无关。非违约方在获得赔偿后,仍然可以选择要求继续履行合同。
D. 违约方是否愿意继续履行:违约方的意愿并不是决定合同是否继续履行的关键因素。关键在于非违约方的要求和合同的实际履行条件。
3、甲将闲置不用的工程设备出售给乙,双方约定3天后交付设备,次日,甲又将该设备卖给丙,并向丙交付了该设备。经查,丙不知甲与乙之间有合同关系。关于甲、乙、丙之间的合同效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与乙、丙之间的合同均有效
B. 甲与乙之间的合同无效,甲与丙之间的合同有效
C. 甲与乙、丙之间的合同均无效
D. 甲与乙之间的合同先生效后失效,甲与丙之间的合同有效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第二个合同是否无效,关键看订立合同时相对人是否知情。如知情,则属于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为无效合同;如不知情,则法律应当保护善意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不能因此认定为无效。
动产物权以占有和交付为公示手段。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自交付时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是否交付,不影响债权的效力。因此本案例中,虽然物权属于丙,但两个合同均有效。
【分析】
甲与乙之间的合同:
甲与乙之间订立了买卖合同,约定3天后交付设备。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合同自成立时生效,即甲与乙之间的合同在双方达成一致意见时就已经生效。
尽管设备尚未交付,但合同本身已经生效,只是物权(所有权)尚未转移。
2. 甲与丙之间的合同:
甲与丙之间也订立了买卖合同,并且甲已经向丙交付了设备。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动产物权的变动以交付为生效要件,因此设备的所有权在交付时已经转移到丙手中。
同样地,甲与丙之间的合同也是在双方达成一致意见时就已经生效。
3.合同效力分析:
甲与乙之间的合同有效,因为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不因未交付而无效。
甲与丙之间的合同也有效,因为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且设备已经交付,物权已经转移。
4、甲、乙双方于2016年4月10日签订了一份施工合同。2016年5月20日,乙方发现甲方隐瞒了施工现场周边真实的地质条件,如果按合同施工,将增加近30%的施工费用,遂与甲方协商增加费用,但遭到拒绝。根据《民法典》,乙公司若要行使其撤销权,则必须在( )之前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
A. 2016年5月30日
B. 2016年6月20日
C. 2017年4月10日
D. 2017年5月20目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撤销权应在行使期间内行使。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1)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90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2)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1年内 没有行使撤销权;
(3)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
(4)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5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题目中,乙方在2016年5月20日发现了甲方隐瞒真实地质条件的情况,因此乙方行使撤销权的期限应从2016年5月20日起算,为期一年。因此,乙公司必须在2017年5月20日之前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撤销合同。
5、某材料供应商由于自身原因,没有按合同约定及时提供原材料,给工程建设项目造成了经济损失,该供应商应承担( )。
A. 行政处分
B. 违约责任
C. 行政处罚
D. 交纳罚金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违约责任是指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不履行合同或者不适当履行合同,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当事人的约定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供应商与采购方之间发生的是民事责任(民一民),据此排除选项A、C、D。
AC属于行政责任,D属于刑事责任
点击客服在线,免费获取更多考试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