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二级建造师机电 每日一练(2.19)
大题
一、
某综合大楼位于市区,裙楼为5层,1号、2 号双塔楼为 42 层,建筑面积116000m2。建筑高度 208m。双塔楼主要结构为混凝土核心筒加钢结构框架。其中钢结构框架的钢管柱共计36根,规格为φ1600x35、中1600x30币1600x25,三种,材质为Q345-B。钢管柱制作采用工厂化分段预制,经焊接工艺评定,焊接方法采用埋弧焊。钢管柱吊装采用外部附着式塔式起重机,单个构件吊装最大重量为11.6t。现场临时用电满足5台直流焊机和10台CO2气体保护焊机同时使用要求。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1:施工总承包单位编制了深基坑、人工挖孔桩、模板、建筑幕墙、脚手架等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监理单位提出本工程还有几项安全专项方案应编制,要求施工总承包单位补充。事件 2:由于工期较紧,施工总承包单位安排了钢结构件进场和焊接作业夜间施工。因噪声扰民被投诉。当地有关部门查处时,实测施工场界喝声值为75dB。事件3:施丁班组利用塔式起重机转运材料构件时,司机操作失误导致吊绳被构筑物挂断。构件高处坠落。造成地面作业人员2人重伤,其中1人重伤经抢救无效死亡,5 人轻伤。事故发生后,现场有关人员立
即向本单位负责人进行了报告。该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向地县级以上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进行了报告。
【问题】
1.针对大型钢管柱构件焊接,项目部应如何编制质量预控方案?
2件中,施工总承包单位还应补充编制哪几项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3 针对事件 2,写出施工总承包单位组织夜间施工的正确做法。
4.事件3中,安全事故属于哪个等级?该单位负责人应在多少时间内向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答案】
1.质量预控方案:工序名称:储罐焊接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气孔、夹渣提出的质量预控措施:焊材烘干;配备焊条保温桶;坡口清理除锈:搭设防雨棚(采取防雨措施)。
2.事件1 中,施工总承包单位还应补充编制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土方开挖工程、支撑体系、起重吊装及安装拆卸工程、拆除及爆破工程等。
3.针对事件2,施工总承包单位组织夜间施工的正确做法:(1)进行夜间施工应向有关主管部门申请,获得批准后,方能施工。(2)提前告知附近居民。(3)在施工场界对噪声进行实时监测与控制,现场噪声排放不得超过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规定。(4)尽量使用低噪声、低振动的机具,采取隔声与隔振措施。(5)夜间电焊作业应采取遮挡措施,避免电焊弧光外泄。(6)大型照明灯应控制照射角度,防止强光外泄。
4.事件 3中的安全事故等级属于一般事故。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负责人应当在1h内向事故发生地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二、
某施工单位承建一南方沿海城市的大型体育馆机电安装工程,合同工期为10个月,于2014年11月10日开工,2015年9月10日竣工。该工程特点是各类动力设备包括冷冻机组、水泵、集中空调机组、变配电装置等,均布置在有通风设施和排水设施的地下室。由于南方沿海空气湿度高、昼夜温差大,夏天地下至结路严重,给焊接、电气调试、油漆、保温等作业的施工质量控制带来木难。通风与空调系统的风管设计工作压力为1000Pa。项目部决定风管及部件在场外加工。项目部制订的施工进度计划中,施工高峰期在 6~8月,正值高温季节。根据地下室的气候条件和比赛大厅高空作业多的特点,需制订针对性施工技术措施,编制质检计划和重点部位的质量预控方案等,使工程施工顺利进行,确保工程质量。在施工过程中,由于个别班组抢工期,在管理上出现了工序质量失空,致使在试车阶段发生施工质量问题,如通风与空调系统进行单机和联动试车时,有两台风机出现振动大、噪声大,电动机端部发热等异常现象。经调查发现:风机的钢垫铁有移位和松动:电动机与风机的联轴器同轴度超差。
【问题】
1、针对环境条件,制订主要的施工技术措施。
2.为保证地下室管道焊接质量,针对环境条件应编制哪些质量预控方案?
3.依据风机安装质量问题调杏结果,分别指出发生质量问题可能的主要原因。
4.变配电装置进入调试阶段,因环境湿度大,会造成调试时测试不准或不能做试验,在管理上应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
1.针对环境条件,主要的施工技术措施有:(1)在比赛大厅地面分段组装风管,经检测合格后保温,减少高空作业。(2)先安装地下室排风机,进行强制排风,降低作业环境湿度。(3)必要时,采取加热烘干措施。
2.针对环境条件应编制的地下室管道焊接质量预控方案包括:(1)工序名称:地下室管道焊接质量预控方案(2)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气孔、夹渣、裂纹等缺陷(3)提出质量预控措施:1)工作环境排潮 2)焊工备带焊条保温筒 3)施焊前对焊口进行清理和烘干
3.(1)依据风机安装质量问题调查结果,垫铁移位和松动的原因可能是;1)操作违反规范要求 2)热铁与基础间接触不好
三、
某机电安装工程公司承接一汽车厂重型压力机车间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工程内容包括设备监造,压机的就位安装、压力管道安装、自动控制工程、电气工程和单机试运行等。其中压机最高22.5m,单件最重为105t。合同工期为4个月。合同约定,工期每推迟一天罚10000元,提前一天奖励 5000元。该公司项目部承接工程进行分析,工程重点是压机吊装就位,为此,制定了两吊装方案,第一套方案,采用桅杆式起重机吊装,经测算施工时间需要50天,劳动力安排日平均为30人,参照相关规定算人日平均工资 50元,机械台班费及新购置钢丝绳和索具费用共20万元,其他费用2.5 万元。第二套方案,采用两台100t汽车式起重抬吊,但需要租赁,机械和赁费用1万元/日台。经测算,现场共需 14天,与第一套方案相比人工费可降低 70%,其他费用可降低 30%。该项目部合理选择了吊装方案,注重安全管理,合理调度,加强了各阶段的成本控制,尤其对压机吊装成本费用控制很严。吊装部队发挥了积极性,如期完成任务,为后面工序创造了良好条件,使该工程项目提前8天完成了施工任务。
【问题】
1.该工程项目应编制何种类型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
2.计算舞套压机吊装方案的成本费用。
3.对两套压机吊货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该项目部应选用哪套方案?
4.按问题4选用的吊装方案,吊装成本降低率是多少?
【答案】
1.该工程项目应编制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有:压机吊装方案,压力管道组焊和试压方案(压力管道安装方案)和单机试运行方案。
2.第一套吊装方案的成本费用50x30x50++25000=(元)(4分)第二套吊装方案的成本费用50x30x50x(1-70%)+10000x2x14:250130%=(元)
3.技术经济分析:用技术先进、安全可靠、工期缩短、降低成本等方面进行比较,为以后安装工序创造条件,按合同约定还可以获得提前工期奖(5000x8=40000元)。结论:该项目部应选用第二套吊装方案。
4.(本小题2分)采用第二套压机吊装方案后的实际成本费用:-8x5000=(元)
四、
菜商务中心由四幢大楼(百货楼、宾馆、办公楼和综合楼)组成,A公司承包了某商务中心的机电工程,机电工程内容有建筑给水排水,建筑电气、通风空调、消防工程和电梯安装工程。商务中心还建设一个地下业电所、水泵房和锅炉房,机电工程的冷水机组、锅炉、变配电设备和电梯等大型设备均由业主采购。合同约定百货楼、宾馆应分别提早竣工验收,A公司项目部按业主要求编制了施工总进度计划,项目部合理的选择施工方案,加快施工进度。项目部还编制了质量预控方案,在施工中设置了质量控制点,并加强进场材料的验收,使工程质量验收合格。
【问题】
1.商务中心的哪几个工程应先施工并通过质量验收并早日投入运行?
2.商务中心的百货楼能否单独竣工验收?竣工验收应具备哪些条件?
3.进场的材料应如何进行验收和确认?
4.A公司项目部应在工程的哪些部位和工序设置质量控制点?
5.已完工的工程项目质量验收控制有哪些内容?
【答案】
1.在商务中心的地下变电所、水泵房和锅炉房应先施工并通过质量验收.投入运行。
2.商务中心的百货楼可以单独的工验收。百货楼是一个单位工程,具备独立施工条件并能形成独立使用功能的建筑物。竣工验收具备条件是完成建设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有完整的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有工程使用的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进场试验报告:有设计、施工和监理等单位签署的资料合格文件:有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保修书。
3.进场的材料应进行数量验收和质量确认,做好相应的验收记录和标识。对不合格的材料应更换、退货或让步接收(降级使用),严禁使用不合格的材料。
4.A 公司项目部应在对工程的性能、安全、寿命、可靠性等有亚重影响的关键部位或对下道工序有严重影响的关键工序设置质量控制点。如地下变电所的高压电器和电力变乐器:如冷水机组、锅炉、变配电设备和电梯等大型设备安装的水平度和垂直度偏差等:隐蔽工程等。
5.已完工的工程项目质量检验验收控制内容有:竣工质量检验控制:包括联动试车及运行,验收文件审核签认,竣工总验收、总交工。工程质量评定:包括单位工程、单项工程、整个项目的质量评定控制。工程质量文件审核与建档:这是最为重要的质量控制,要直实、准确。回访和保修:是一利制度的控制,是反馈工程质量最直接的真实评价。
五、
某机电工程进行到试运行阶段,该工程包括 AB两个单位工程,单位工程A办理了中间交接,单位工程B完成了系统试验,大部分机械设备进行了单机试运行。联动试运行由建设单位组织,试运行操作人员刚经培训返回工厂,还未熟悉工艺流程和操作程序,为使工程尽快投产,建设单位认为联动试运行的条件已基本具备,可以进行联动试运行,建设单位决定在联动试运行中,对单位工程B未进行单机试运行的机械设备一并进行运行和考核,待联动试运行完成后,再补办B工程的中间交接手续。联动试运行开始后,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一,单位工程B一台整休安装的进料离心泵振动值超标,轴承密封处泄漏,一条合金钢管道焊缝多处泄漏,中断试运行后,经检查确认,未查到该泵的开箱检查记求和有关安装施工纪录,管道煜缝未达到标准要求的抽检比例,存在焊缝漏检现象,根据事件的影响和程度,认定为工程质量事故。事件二,单位工程A中,一台换热设备封头法兰发生严重泄漏,经检测是法兰垫片损坏,需要隔断系统,更换垫片,致使联动试运行中析3小时,事后经检查分析,认定是操作工人误操作,致使系统工作压力超过了设计的规定限值。
【问题】
1.建设单位将未进行中间交接的B单位工程直接进行联动试运行的行为是否正确?中间交接时,建设单位有什么作用?
2.事件一中离心泉的质量问题是由于在施工中存在哪些问题引起的?
3.常见工程质量缺陷界定为质量问题的依据有哪些?事件一中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有哪些?
4.从试运工人出现误操作分析,试运人员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答案】
1.(1)建设单位把未办理中间交接的B单位工程直接进行联动试运行的行为不正确。没有经过中间交接直接进行联动试运行是错误的。中间交接是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办理工程交接的一个必要程序,它标志工程施工安装结束:(2)中间交接是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办理工程交接的一个必要程序,它标志着工程施工安装结束,由单体试运行转入联动试运行。中间交接过程中,建设单位的作用是组织验收交接,只有确认施工单位单机试运行全部合格,场地符合移交条件后才算完成中间交接并办妥手续。在装置保管、使用责任(管理权)的移交后由建设单位承担起装置保管使用责任并进行后续的联动试运行。
2.(1)震动超标由于基础未进行验收或验收不全面,可能由于基础表面平整度不够,垫铁设置不合理,地脚螺栓未紧固:(2)安装完成和管道连接后,未对整体进行找平找正,未对安装精度进行校核和调整;(3)施工管理混乱,未进行开箱验收和安装前验收,未进行必要的设备检验,施工过程未记录,无详细施工记录和质量控制记录:(4)未按施工程序和顺序施工,不懂工艺流程,违反操作规程,离心泵不经验收就交付安装;(5)选择测量器具和测量标准失控:(6)焊工操作技能有问题:(7)施工环境不理想。
3.(1)对于直接经济损失在规定数额以下,不影响使用功能和工程结构安全,没有造成永久性质量缺陷,视为质量问题。(2)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有:1)违背施工程序:不按施工程序办事:2)管理与施工不到位:3)使用不合格的材料及设备;
点击客服在线,免费获取更多考试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