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程计价》中,关于施工定额的定额水平解析,主要涉及到施工定额的定义、定额水平的概念以及施工定额与预算定额在定额水平上的区别。
一、施工定额的定义
施工定额是建筑安装企业为组织生产和加强管理在企业内部使用的一种定额,属于企业生产定额的性质。它是以同一性质的施工过程——工序作为研究对象,表示生产产品数量与时间消耗综合关系编制的定额。施工定额是企业内部使用的一种定额,由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和机械台班使用定额三部分组成。施工定额是建筑安装工人或工人小组在正常施工条件下,为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需劳动、机械、材料消耗的数量标准。它是社会平均先进水平,即大多数生产者经过努力能够达到和超过的水平。
二、定额水平的概念
定额的水平,是指规定消耗在单位产品上的人力、材料和机械台班数量的多少。消耗量越少,定额水平越高;反之,定额水平越低。定额水平是考核工程建设投资效益的重要指标,在工程建设定额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三、施工定额与预算定额在定额水平上的区别
定额水平不同:施工定额采用平均先进水平,即大多数生产者经过努力可以达到和超过的水平;而预算定额则采用社会平均水平,它根据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正常施工条件、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平均机械装备程度、合理的工期安排和建筑材料供应情况等因素综合确定。
用途不同:施工定额主要用于企业内部的经济核算、施工组织管理,是编制施工预算、实行内部经济承包的依据;而预算定额则主要用于编制施工图预算、确定工程价款、编制招标工程的标底和投标报价、签订工程承包合同、办理竣工结算等。
项目划分不同:施工定额的项目划分很细,是工程直接费中最基本的费用单元;而预算定额的项目划分较粗,它是根据合理的施工组织和正常的施工条件,以施工过程或工序为对象编制的,所包括的工程内容比施工定额综合扩大。
综上所述,施工定额在定额水平上采用平均先进水平,体现了高效、节约的原则,有利于促进企业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同时,施工定额与预算定额在项目划分、用途等方面也存在明显区别。这些区别使得施工定额和预算定额在工程建设中各自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点击客服在线,免费获取更多考试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