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
某新建铁路隧道长1850m,隧道围岩设计均为Ⅲ级,局部有岩爆地层。两个施工队分别从隧道进、出口同时施工,开挖循环进尺不超过3m。在施工前,施工单位制定了爆破安全技术措施、出碴安全技术措施和用电管理安全技术措施,并由项目经理对工班长进行了口头安全技术交底。在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进口段按设计掘进到620m处,施工人员在进行锚喷作业时,拱顶处发生坍塌,造成人员伤亡。经现场调查发现,该处地层围岩为Ⅳ级,局部较松散。
事件2:在两个开挖面相距24m时,出口段施工队在未通知进口段施工队的情况下,自行组织洞内爆破作业,导致出口段1名工人被飞石砸伤,进口段掌子面处拱顶掉块,2名正在作业的喷锚工被砸伤。
问题:
1.指出该隧道施工安全技术交底的错误之处,并说明施工技术交底的正确做法。
2.指出背景资料中隧道工程专项安全技术措施还应包含哪些内容?
3.针对事件1,为防止再次发生此类事故,施工单位应采取哪些防范措施?
4.针对事件2,指出施工单位在隧道爆破作业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错误做法。
解析:
第1问:错误之处及正确做法如下:
错误之处:一是由项目经理交底,二是采用口头交底。
正确做法:施工技术交底由项目总工程师主持。下发的各种技术交底资料,交接双方必须履行签字手续。
技术交底必须在相应工程内容施工前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应分级进行。
第一级:施工单位项目总工程师对项目经理部各部室及技 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第二级:技术主管人员对项目分部技术负责人进行技术交底。
第三级:项目分部技 术负责人对班组长及全体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第2问:
专项安全技术措施还应包括:支护安全技术措施;防岩爆安全技术措施;超前地质预报安全技术措施;通风、降尘安全技术措施。
第3问,应采取的防范措施如下:
(1)提前做好地质调查和预报工作;
(2)地质变化与设计不符时及时变更设计与施工方案。
第4问:
(1)出口段施工队在进行爆破作业时没有提前通报进口段施工队,以便进口段作业人员撤离危险区;
(2)洞内爆破作业没有统一组织指挥,所有人员没有撤到安全地带。
【解析】隧道双向开挖时,工作面相距小于5倍洞径时,应加强联系并统一指挥;工作面距离接近3倍洞径时,应采取―端掘进另一端停止作业并撤走人员和机具的措施,同时在安全距离处设置禁止入内的警示标志。
点击客服在线,免费获取更多考试真题。